俗話說“熱在三伏,冷在三九”。
三九和四九,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,也是一年中人身體比較虛弱、容易引發疾病的日子。
這時,身體面臨重重考驗,如果不注意調養,有些器官會很容易“生病”。
民間素有“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”的說法,所以此時也是養生的最佳時機。

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一份三九天的養生指南,希望能幫助大家過好寒冬,健健康康,平平安安,迎接來年春暖花開!
1、蘿卜燉羊肉
民間有俗諺,“冬吃蘿卜賽人參”,蘿卜是冬天最便宜的滋補品。
寒冷干燥的季節里,多吃一些蘿卜能夠順氣暖胃,清熱去火。
羊肉性甘溫,可補腎助陽。冬天常吃羊肉,能溫散寒邪,改善寒凝血瘀,增加御寒效果。
羊肉和白蘿卜一起燉,能夠減少吃羊肉而上火的情況,并且葷素搭配,營養更加均衡。

2、清炒山藥
山藥雖然貌不驚人,但營養豐富,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“補”品。
宋代的朱熹曾贊美山藥“色像玉、香似花、甜如蜜、味勝羊羹”。
在所有山藥的做法中,炒山藥是最營養美味的。
切山藥時,山藥表面會有一種黏液,它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,主要成分為黏蛋白和甘露聚糖,可益肺氣,養肺陰。
清炒山藥可保留其全部黏液,再搭配胡蘿卜、芹菜、木耳等素菜,不僅對脾胃好,還有滋補氣血、益肺止咳,美容養顏等功效。

3、糖醋白菜
有句老話說得好:白菜能抵百菜。在北方人的心中,白菜可是能治病的冬日良藥。
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,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消化。
常吃白菜可以滋養脾胃,有胃潰瘍,消化不良、口舌干燥等癥狀的人尤其適合吃白菜。
白菜的做法多樣,不僅可以清炒、燜煮,還可以涼拌,腌制之后還能成為冬日里的一道美味。
這道糖醋白菜,只需簡單的清炒,調味時加入糖和醋,一甜一酸的結合就能讓人口舌生津,吃完總要砸吧砸吧嘴,回味一下。

1、喝雞湯
俗話說:“逢九一只雞,來年好身體?!?/span>
在我國部分地區素來有“三九時節一只雞”的說法,也有“進九吃雞”的說法,意思是進入三九,養生最好要喝一點雞湯或者吃一些雞肉。
雞肉性微溫,偏向于性平,對人體的刺激很小。雞肉既能提供豐富的營養,幫助抵御冬季的寒氣,又不會讓人吃出內火,是冬季養生的佳品。
雞肉最好采用燉煮的方法制作,適當添加一些枸杞、黃芪、能使湯味更鮮美。
雞湯營養豐富,富含蛋白質、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可以提高生理機能、延緩衰老、強筋健骨,冬季可多食用。

2、喝姜茶
冬有生姜,不怕風霜。三九天,正是吃姜最合適的時候。
因為姜味辛辣,可以在體內產生熱氣,祛除冬季的寒氣,所以常喝姜茶來驅寒,可以預防感冒等常見疾病。
喝姜茶要注意,一是生姜“要熱則去皮”,冬季吃姜為了驅寒,所以要把皮去掉。二是不要在晚上吃姜,因姜有發散之性,晚上吃容易導致心神不得收斂,對健康不利。
制作姜茶時,可以將生姜切成細末,與紅茶一起煮,水開后繼續煮沸三分鐘,然后把茶水過濾,加少許蜂蜜即可飲用。

3、栗子粥
中醫認為,寒與腎相應,最易耗傷腎的陽氣。因此,三九天注意對腎臟的保養十分重要。
冬天養腎不僅能增強人體抵御寒冷的能力,而且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病力,延緩衰老。
栗子就具有突出的補腎功效。民間俗話說:“腰酸腿軟缺腎氣,栗子稀飯賽補劑?!崩踝右步小澳I之果”,具有健脾益腎,強筋健骨的功效。
食用栗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制作栗子粥,,將栗子去殼與粳米同煮至粘稠,加入白糖調味即可。
進入冬季以后,飲食中的肉類增多,經常喝栗子粥,可以補益腎氣,滋養脾胃,緩解肉食給脾胃、腎臟帶來的負擔。
1、早睡晚起,滋養臟腑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“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?!?/span>
三九天,人體代謝比較慢,最直接的養生方式就是早睡晚起,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。
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,晚起可以養人體的陰氣,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,滋養臟腑。
冬季養生,不妨從好好睡覺做起,早睡晚起,保養身體。
2、溫水泡腳,補養腎氣
俗話說:“養樹需護根,養人需護腳?!?/span>
在冬季,很多人很容易手腳冰涼,腳部受寒,影響人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。
每天睡覺之前,可以用溫水泡腳,并用力揉搓足心,能夠舒筋活絡,發汗驅寒,補腎強身。
泡腳以15~20分鐘為宜,貴在堅持。
腎開竅于耳,在泡腳的同時,可以把耳朵搓熱,來補養腎氣。
3、防寒保暖,增強體質
三九時節氣溫驟降,常有寒流、大風侵襲,氣候干燥、氣溫波動較大,一定要重視防寒保暖。
溫差大,會使皮膚血管收縮、血壓升高,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。
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,尤其要注意頭部、頸部的防風保暖。
外出時,要準備好帽子、圍巾等保暖產品。
平時還可以多曬曬太陽,不僅能夠驅走寒氣,還能預防骨質疏松,調節心情。
最冷的三九天已經來臨,此時,最重要的是把心中的陽光喚起,在寒瑟中保有一份愛意。
三九寒天,天氣雖冷,人心溫暖。
希望這份養生指南,能助你安全過冬!
馬上就要迎來農歷新年,愿身邊的家人朋友,無病無災,幸福美滿。愿疫情早日退散,山河無恙,人間皆安。